网上有关“三国鼎立局面什么时候形成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国鼎立局面什么时候形成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扩展资料:
一、三国鼎立的两大战役:
1、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有不少地方百里无人烟。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开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那是河北一带,战乱较少,人口众多,粮食丰富,盘踞在那里的袁绍,势力很大,想消灭曹操。
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曹操采纳谋士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袁绍带领数百骑兵狼狈逃回河北。
2、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领20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那时候,长江中下游一带有两个军阀的势力有所发展,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请来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他;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
南下的曹军迅速前进,刘备见曹军人数众多,感到抵挡不住,急忙南逃。诸葛亮建议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刘备十分赞同,派诸葛亮去见孙权,那是孙权部下主张降曹的很多,只有大将周瑜等主张坚决抵抗。
经诸葛亮,周瑜等说服,孙权同意联合抗曹。双方组成5万人的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
百度百科-三国
三国时三足鼎立局面是什么样的?三人各占据了那里
历史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最终曹操统一了北方,孙权接手父兄基业开拓江东,刘备屈居江夏随时准备争夺天下。
过程: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获胜,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荆州,这样孙权、刘备、曹操三分天下的雏形开始出现。
215年,刘备夺取了四川,曹操拿下了汉中,孙权统一了南方。作为赤壁之战的战果,孙刘平分了荆州。至此,三国鼎立基本形成。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各国多与外族互动。东北方面,有高句丽、沃沮、夫余及三韩、百济。魏晋以来天山以北及蒙古草原的民族主要有乌孙、坚昆、敕勒、丁零、呼揭、匈奴、鲜卑及乌桓等族。
202年南匈奴归附曹操后,曹操将南匈奴分成五部,每部立帅长,并派汉人监督。乌桓族长蹋顿与袁绍结盟,并获得了单于的封号。
鲜卑在东汉末期由檀石槐统一,屡次入侵边郡,他死后鲜卑分裂为东部、中部及西部鲜卑。西部鲜卑轲比能重整鲜卑后两度入侵曹魏,并响应诸葛亮攻魏。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遣刺客将他暗杀,其势瓦解。
三国鼎立局面最后形成
三足鼎立局面: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 。
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
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 。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 ,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
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 。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孙权建立的东吴占据荆州,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刘备建立的蜀汉占据益州一州。曹丕建立的曹魏政权定都洛阳。
扩展资料:
三足鼎立现代成语解释及成语故事
拼音:sān?zú?dǐng?lì
近义词:鼎足之势、鼎足三分
反义词:不打自败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
解释: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百度百科-三国
三国局面的形成
208年,赤壁之战,曹操——孙刘联军,三国鼎立割据的最终形成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20年,曹丕,“曹魏”,洛阳;221年,刘备“蜀汉”,成都;229年,孙权,“孙吴”,建业
关于“三国鼎立局面什么时候形成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怜蕊]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nlon.net/sn/98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怜蕊”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三国鼎立局面什么时候形成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国鼎立局面什么时候形成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三国鼎立局面什么时候形成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