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唐太宗在位开创了怎样的盛世局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唐太宗在位开创了怎样的盛世局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贞观之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2、永徽之治,皇帝:唐高宗李治
3、开元盛世,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1、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后,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 唐太宗李世民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稳固边疆,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唐太宗晚年,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宗废掉他们二人,最后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世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1]
2、永徽之治
唐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 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苦;太宗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攻灭高句丽、百济、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另外,他在位期间,唐朝的领土最大。
3、开元盛世
后来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延和元年(公元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是唐朝的全盛时期,首都长安城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他发展了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增设律、书、算、童子等科,连十岁以下儿童中的人才也在遴选范围之内。为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太宗大办学校,在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国子监下设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唐太宗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在他支持下,增筑校舍1200间,生员达3260人。长安的国子学中,甚至还有大量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派遣的子弟来就学。“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国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旧唐书·儒学传》)长安由此成为国内教育中心和文化传播基地。唐太宗对科举制的重视,使并无政治地位的社会中下阶层人士,可以靠自身的本领获得参与政治的机会,因而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唐高祖在武德初年即令人制定唐律。唐太宗时,又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加以修订,并于贞观十一年(637年)颁行全国,习称《贞观律》。
唐律不仅成为宋律、明律的依据,而且对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法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唐太宗在位开创了怎样的盛世局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如凡]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nlon.net/sn/61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如凡”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唐太宗在位开创了怎样的盛世局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唐太宗在位开创了怎样的盛世局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唐太宗在位开创了怎样的盛世局面》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