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大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概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大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概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山东省部分地区的国家战略综合性经济区。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新欧亚大陆桥-陇海通道和京广、京九、京港澳通道纵轴的中国中央交会处,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华复兴,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之后,于2010年由豫鄂皖晋鲁冀6省25市组成的经济区域,该区域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与平台: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中原经济区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从优化生产要素上,中原经济区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在体育平台:从塑造区域竞争力上],中原经济区[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与平台。
新提出的大中原经济区起草于2010年,是在现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起草下,规划设立的综合性经济区,计划在2011年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即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经济区包含河南省的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商丘市、三门峡市、焦作市、济源市、安阳市、濮阳市、鹤壁市、新乡市、平顶山市、许昌市、漯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安徽省的亳州市、阜阳市,山西省的晋城市、运城市、长治市,山东省的菏泽市,河北省的邯郸市等。目前,该区域国土总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已达1.2亿人,110个县(市、区)。中原经济区组成城市表
中原经济区区域
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商丘市、三门峡市、焦作市、济源市、安阳市、濮阳市、鹤壁市、新乡市、平顶山市、许昌市、漯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
安徽省:亳州市、阜阳市。
山西省:晋城市、运城市、长治市。
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
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
矿产资源开采不可避免地会扰动地质环境。采矿、选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挤占大量土地,破坏地貌景观和植被,对当地水土造成污染压力;采空或疏干排水易于诱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矿山分布越多的区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往往越突出。据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统计,全国共有矿山11.0万个,其中,砂石黏土矿、石灰岩矿等非金属矿8.3万个,占75.4%;铁矿、铜矿等金属矿近1.0万个,占8.8%;煤炭矿1.5万个,占13.6%[17]。
全国矿山分布极不均匀,有的区域矿山密集,有的区域矿山空白。从全国金属采矿权分布图(图6–10)可以看出,金属矿山最多的10个省份依次是云南、河北、辽宁、湖南、内蒙古、河南、山西、江西、广西和贵州,金属矿山数量占全国的68.3%;金属矿山分布以河北、辽宁、山西、河南和湖南最为密集。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辽宁和内蒙古等省份;铜矿主要分布在云南、安徽等省份;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贵州、河南、山西等省份;金、银矿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辽宁、内蒙古等省份;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份。大中型以上规模金属矿山主要分布在山东、内蒙古、河北、云南和河南,占全国大中型以上规模金属矿山总数的42.1%。金属矿山以井工开采方式为主,地下开采金属矿山占全国总数的72.8%。从全国煤炭采矿权分布图(图6–11)可以看出,煤炭矿山最多的10个省份依次是山西、贵州、四川、云南、湖南、黑龙江、河南和重庆,煤炭矿山数量占全国的76.0%;煤炭矿山分布以山西、贵州、重庆、湖南、河南最为密集。大中型以上规模煤炭矿山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和贵州,占全国大中型以上规模煤炭矿山总数的66.6%,说明这些地区是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区域。煤炭矿山以井工开采方式为主,地下开采煤炭矿山占全国总数的97.7%。
图6-10 全国金属采矿权与主体功能区分布图
矿山在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分布差异也很显著。就金属矿山而言,重点生态功能区数量最多,占金属矿山总数的46.5%;其次是农产品主产区,占28.5%;重点开发区域,占21.5%。按照经济板块统计,西部地区金属矿山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数的40.8%,其次是中部地区,占28.4%;无论哪个经济板块,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的金属矿山数量都是最多的(图6–12)。因此,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需要高度重视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如果金属矿山开采严重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将严重影响该区的主体功能正常发挥。就煤炭矿山而言,重点开发区域数量最多,占煤炭矿山总数的46.3%;其次是农产品主产区,占27.2%;重点生态功能区,占25.7%。按照经济板块统计,西部地区煤炭矿山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数的46.7%;其次是中部地区,占34.6%,全国煤炭矿山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的重点开发区域和农产品主产区(图6–13)。中部、西部的重点开发区域是人口、经济集中分布的区域,煤炭资源开发易于对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产生破坏和污染。总的看来,矿山分布在主体功能区有两个特点需要重视:一是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叠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形成威胁;二是煤炭资源开发与重点开发区域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叠性,对城镇地区生态与环境保护形成威胁。
图6-11 全国煤炭采矿权与主体功能区分布图
图6-12 各经济板块不同主体功能区金属矿山数量对比
图6-13 各经济板块不同主体功能区煤炭矿山数量对比
关于“大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概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寄阳]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nlon.net/sn/594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寄阳”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大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概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大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概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中原经...
文章不错《大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概况》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