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冬天为什么要打破冰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冬天为什么要打破冰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是的,因为冬天水面结冰,冰下的鱼会缺氧而死。在冬季,鱼类活动量减少。虽然需氧量不高,但由于鱼塘结冰,水面不能直接溶解成空气中的氧气。此外,由于气温和光合作用的降低,水中水生植物等植物的产氧量减少,容易造成水体缺氧。
? 为保证冬季鱼类生长,减少养殖鱼类的经济亏损,应采取特殊措施来防止鱼塘缺氧。
具体措施如下:
一、水面结冰后,应每天早晚打破冰面。一般每亩鱼塘要破5-6平方米的冰洞。同时,应将碎冰捞出,避免再次快速冻结。二、 冬季冰冻期除雪,如遇降雪天气,应及时清除鱼塘冰面积雪,使阳光照射鱼塘水面,保证水中绿色植物的正常光合作用。
三、 除了保持最高水位,增加氧气和保温外,还应定期注入淡水,以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增加溶解氧。一般来说,每隔15到20天就要注水一次。如果池塘水质变差,出现老化现象,应及时排放池塘中的老水和有害物质。每次水量为原池水的13,及时注入淡水。
四、鱼塘水质稀薄时,晴天中午可施一定量无机肥。这样既能促进水中浮游植物的生长和保暖,又能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解氧。肥料应该含有氮和磷。 五、定期搅拌池塘的目的是翻底泥,混合上下水体,促进池塘底部有害物质快速分解,保证鱼类越冬期间不缺氧。方法是在晴天中午用竹签搅拌一部分池底,过一段时间再搅拌另一部分池底。? 为增加鱼塘的溶解氧,改善水质,定期向鱼塘内投放生石灰、漂白粉等化学药剂。每年春天五九、六九的时个,冰面就会全部融化,这时候塘中的死鱼都要捞起来深埋,杂物与一些污染物都要捞干净后,用高锰酸钾清鱼池后,才能再把鱼种投放进池塘。
冬季罗非鱼养殖技术。如何提高容氧
1、防浅水
冬季雨水少,很容易造成鱼塘中水位明显降低,冬天鱼塘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会给鱼的生长带来不利。
2、防缺氧
正常情况下,每年进入冬季后,池塘养殖出现泛池泛塘的现象明显减少,比起夏季和初秋高温季节发生情说明显减少。但是,有些池塘也会在冬季出现泛池泛塘,比如肥水池塘的鱼类、深水池塘的鱼类、网箱养殖的鱼类。这些情况下的鱼类,常因忽视管理而发生冬季缺氧浮头,甚至严重死亡,给养鱼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是气温下降时,深水、肥水和网箱高密度养殖的水域表层的水温较下层水温低,其比重也较下层水大,致使表层冷水下沉,下层温水上浮,形成水体的垂直对流。而深水层的水体是缺氧甚至无氧的,缺氧和无氧的水体上浮,就会造成上层的水体严重缺氧。同时,水体的这种垂直运动,加快了池塘底部沉积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增大了水体内部的耗氧量。加上冬季太阳光照少,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产生的氧气不足,因而常造成养殖环境溶氧不足,加之鱼类密度大,因此容易出现缺氧浮头甚至产生死亡的现象。
4、防冻害
寒冷的冬天常常使越冬的鱼种受到冻害,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可以采取这几种方法来避冷增温:
(1)设障避害,在鱼塘北边用木竹棍打桩围上编织袋或稻草秸秆,设置人工屏障来抵挡北风。
(2)施粪升温,每亩水面投施畜禽粪便500公斤左右。利用肥料发酵、分解、释放出热量的原理来升高水温。
(3)烟熏制暖,每逢白天北风呼啸就是夜晚有霜冻的前兆,可将湿稻草、柴禾堆放在鱼塘岸边生火熏烟来制造暖和气氛、减弱霜冻程度。
(4)投放水草,冬季往鱼塘投放一定数量的水草,让鱼在草丛中取暖驱寒。
(5)注水增温,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午后将浅水面经日晒升温的浅水注入鱼塘。
一、冬季罗非鱼养殖技术
1、保持池塘水位稳定
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以改善水质条件,鱼池水位应保持在2米左右。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和水质稳定。
2、定期调节好水质
有水源的池塘,每隔10~15天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并适当排放老水;每隔15~20天泼洒一次石灰浆,以提高水体钙质浓度;20天左右再增施一次磷肥,提高水体含磷浓度,增强鱼体抗寒能力;配备增氧机的池塘,在晴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开机,促进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循环,使溶氧均匀合理,增加鱼类食欲和抗病能力。天气情况不好时(闷热、雨天等)在夜晚要增开增氧机,一般从半夜开机到天明
3、及时修复保温棚等灾损渔业设施,努力减少越冬水产养殖对象损失;做好渔业生产设施的防冻工作。在持续阴雨天时要加厚迎风面的薄膜,并加长大棚的基柱。
4、适当降低鱼类养殖密度,防止因鱼群密度较大而发生缺氧死鱼的现象。
5、合理投饲提高抗病力
寒冷的冬季,适当补充投喂精饲料,使鱼类生命活动的能量得以补充,提高成活率。水温5℃以上时,一般3~5天投喂一次,日投量为鱼体重0.5%~1.0%;连续晴好天,水温上升到8℃以上时,鱼类活动增强,应适当增加投饲量。
6、尽量减少操作
除保障市场供应的特殊要求外,尽量减少生产作业。在严寒期间,暂停捕捞作业,尽量避免对鱼种池、亲鱼池进行拉网等操作,以免鱼体损伤。
7、加强病害防治
寒冬季节由于水温较低,鱼类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弱,容易受真菌(水霉病)、和寄生虫(粘孢子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三代虫病、锚头蚤)的感染和侵袭,要采取严格的防病措施,定期进行水体消毒。
二、提高溶氧
每口池塘配备1台功率为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保证池水溶解氧含量低、鱼有轻度浮头时开增氧机。
三、罗非鱼适应环境
罗非鱼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在18℃~38℃,最适生长水温是28℃~32℃;耐低溶解氧,在溶解氧含量低于0.7mg/L水体中仍能摄食,水体溶解氧含量在1.6mg/L时仍能生活繁殖;可在17%。盐度以下的海水中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在pH4.5~10的水体中生长。
关于“冬天为什么要打破冰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丙嘉月]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nlon.net/sn/196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丙嘉月”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冬天为什么要打破冰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冬天为什么要打破冰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是的,...
文章不错《冬天为什么要打破冰面?》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