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12·06齐鲁银行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的案件详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12·06齐鲁银行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的案件详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所谓“”就是齐鲁银行案。2010年12月24日,济南警方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透露:这年的12月6日,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报案,齐鲁银行在受理业务咨询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案件发生后,济南市公安局组成专案组专案专办,迅速采取行动将嫌疑人刘济源及其他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2010年12月以来,省纪委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该起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涉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纪检监察机关先后对涉案的20名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立案调查,其中涉及厅级干部9人、处级干部6人、企业管理人员5人。
山东省纪委严肃查处了山东省商务厅原副厅长郭伟时,淄博矿业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厚亮,新汶矿业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郎庆田等大案要案。目前,已移送司法机关14人,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9人,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工作已接近尾声。
山东省商务厅原副厅长郭伟时应该是因涉及齐鲁银行案受审的第一名厅级官员,他被检察机关指控收受贿赂272万元。去年8月,他在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现在还没有看到判决结果。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检察院指控,郭伟时利用担任山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的职务便利,接受上海全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济源的请托,为其谋取将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两企业资金存入齐鲁银行之利益。自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郭伟时收受刘济源所送人民币。
齐鲁银行金融诈骗案的介绍
逮捕主犯及追回赃款。2021年一起震惊全国金融界的银行被骗案,以齐鲁银行为首的资金被骗的新闻火速传播至各地。6月14日诈骗犯主角刘济源被判处有期徒刑,因刘济源在2002年到2010年期间诈骗了数亿元,其中齐鲁银行被骗600亿元,案发后追回赃款数亿元,累计损失无法估计。整个审判过程就像是走了一场过场,留给人们的则是金融系统脆弱的风险防控和混乱的企业管理。
历史上票据大案都有哪些
“齐鲁银行金融诈骗案”为2010年12月6日,齐鲁银行在受理业务咨询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引发的案件。具体为上海全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肖洁的妻子刘济源涉嫌贷款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票据诈骗罪和诈骗罪,涉案金额101亿元,其中涉嫌诈骗银行100亿元,涉嫌诈骗企业1.3亿元。由于牵涉多家银行及多个国企高管,又因涉及齐鲁银行的诈骗金额最多,逾70亿元,因此,刘济源案又被称为“齐鲁银行案”。
农行逾39亿票据被偷天换日,震惊了监管层,但让市场人士更担心的是,这些被**的票据是否重新贴现抑或被打包成互联网金融产品卖给了普通投资者,套现进入了股票市场。
“太阳底下无新事,类似手法早已有之。”对于农行案件,上海一监管层人士感叹。
更大的隐忧是,与此前票据诈骗资金大多用于放贷不同,此次套取的资金是否流入股市成为监管最大隐忧:如果票据贴现资金高杠杆流入股市,可能真的血本无归,而流入股市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又基本无从统计。
中国农业银行1月22日晚间发布公告,近日,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经核查,涉及风险金额为39.15亿元。
此前的报道提及,这些票据被换成报纸存在了银行保险箱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12月底,金融机构的票据融资规模是45838.17亿元,占各项贷款的5%左右,较2014年底的29232.99亿元,增加了16600多亿元。
而杭州一票据中介人士则认为,真实的民间票据交易规模可能是央行数据的10倍以上,银行票据在票据中介手中可能层层快速倒手,传统的票据中介可能是赚票据贴现的差价,非法的做法则是套取资金放放高利贷抑或进入股市。
正规中介也希望市场良性循环
所谓票据业务,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银行承兑汇票,实质是一种贷款业务。
如A企业需要购买B企业的货物,但资金不够,就可通过到银行存保证金的方式,要求银行开具承兑汇票付款给B企业。
承兑汇票最长期限为6个月。
在这其中,B企业可能不希望到6个月后才拿到钱,就可到银行或者第三方机构贴现,提前拿到钱。
由此衍生开,票据可能多次转手,变成一种融资工具。
而票据中介,则是在银行之间从事期限错配、贴现等业务公司的俗称。
对于目前风险事件爆发,所有银行骤然收紧票据业务,让正规中介日子也不好过。
上述杭州中介就提到,农行这样的风险事件越早爆发越好,有助于加大违法成本,使得市场良性循环。
正规的做法可以用自有资金收票或买断,大一点的中介可以做资金错配,跟银行配合,风险大,收益也大。
小的中介就从企业收票,卖给银行或者同行,当天进出赚差价。
但是更令人担心的是票据资金进入股市。
据中信建投证银行业分析师券杨荣分析,通过票据贴现余额与上证指数的对比,两者间有强烈的正相关性,如2010年-2011年票据下滑幅度相对较大,是由于限贷令对贷款总额的限制。
杨荣表示,由于票据融资期限较短,投资资产流动性通常较强。
一旦预计监管收紧,这些资产就可能会提前出售。
在此情景下,相关违规资金就可能及早平仓脱身或提前卖出相关资产,以收回现金,确保票据融资资金链不断。
因此,股市、债市可能面临短期资金外流。
对此,另一票据中介告诉澎湃新闻,2015年确有不少票据融资资金作为场外配资资金进入股市,杠杆最高者甚至达到1:15,配股指的杠杆甚至可能更高(比如10倍资金杠杆,加上期货本身的几倍杠杆)。
股市内现在尚有后一批进入市场的资金。
也就是说,如果银行全面收紧了票据融资,可能会给股市带来蝴蝶效应。
历史上票据大案并不少
农行此次涉案规模达39.15亿元,被媒体称之为最大案件之一,但据公开资料,就在前几年大案并不少。
比如:2010年齐鲁银行票据诈骗案涉案金额101亿元,牵涉多家银行及多个国企高管,全案共形成1883本案卷,为司法史上罕见。
并导致齐鲁银行董事长、行长、监事长三把手同时被罢免,这在中国银行业史上都不多见。
齐鲁银行金融诈骗案“曝出是在2010年12月6日,当时齐鲁银行在受理业务咨询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引发的案件。
本案的主角刘济源涉嫌贷款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票据诈骗罪和诈骗罪,涉案金额101亿元,其中涉嫌诈骗银行100亿元,涉嫌诈骗企业1.3亿元。
“案件的基本原理是:该业务经理与刘济源勾结开具了有瑕疵的存单,将该存单抵押贷款,贷款获得的现金再去存款,循环往复,以此做大存贷款规模。”知情人士介绍,而初始入库的存单可能真实,后经出库再入库的存单就有很大水分。
这种手法可以方便银行制造业绩,大规模且长期的操作,必然有银行高层的默许。
最终,刘济源的资金链陷入紧张,成为拆东墙补西墙的资本游戏。
在定期存款到期、后续资金未跟上时,刘济源不得不四处协调展期,勉力维持。
2010年12月6日,齐鲁银行在受理业务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之后报警,这个骗局终于败露。
该案涉案方法同北农行十分类似。
如果你以为101亿已经是天文数字,更有2012年900亿的萧山“5·14” 票据大案,金额冲破天际,该案是民间票据业务风险的一次引爆,被称为地下“票据经纪”行业的一次洗牌。
一家名为润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萧山企业,它仅仅靠着“一票”生意,非法大肆倒买倒卖“承兑汇票”,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警方初步核查,这些窝点总计非法经营额达900余亿元,为近年来发现的涉案金额最大的非法票据贴现案。
这种所谓的票据中介公司,非法从事没有真实贸易的融资性票据流转业务。
他们将各种渠道低价收购的票据安到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企业头上,伪造贸易合同,开具虚假发票,制造出相互贸易的假象,以迎合银行合规审查,再从该企业账上周转获得贴现资金,牟取差价,形成事实性的支付结算中介。
关于“12·06齐鲁银行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的案件详情”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惜凡]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nlon.net/sn/1960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惜凡”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12·06齐鲁银行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的案件详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12·06齐鲁银行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的案件详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
文章不错《12·06齐鲁银行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的案件详情》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