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易经属于道家还是儒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易经属于道家还是儒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易经既是道家的,也是儒家的。
《易经》,承载了历史使命和任务,虽不乏文采和哲理,是道家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但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或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
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经”是后世为了尊称这些书,才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
按郭店简《六德》和《语丛一》篇的出土证明:“《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并称,并非孤证,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先秦因孔子“老而好易”,导致了“用《易》居前”之“六经”次序的出现。《易经》为(易,诗,书,礼,乐,春秋)群经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
扩展资料:
《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归藏》,周代的易书《周易》,并称为“三易”(一说分别作于上中下三个时代,一说三本书均作于上古时期)。
很多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
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有部分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
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一是《连山易》,二是《归藏易》,三是《周易》。
百度百科-易经
央视网-《周易》简介
我们之前讲了《易传》的版权,是归孔子所有的,该书就是用来解析《易经》的古经大义的,就像是用来辅助《易经》传播的羽翼一样,且一共有十篇之多,也被称为《十翼》。
那这个十翼里面的内容都是写了什么呢?
我们先来让《十翼》亮个相,《易传》里面包括了(易传就是十翼)
《彖传》上下 《象传》上下
《文言传》 《系辞传》上下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备注:彖(tuàn)
这些传全部加起来一共有十篇。
我们先来讲前两个传,为什么《彖传》和《象传》给分成了上下篇呢?因为《易经》有分上下经,上经有三十卦,下经有三十四卦,所以就跟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
《彖传》共有六十四节,分别来解释了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辞,以及这一卦最重要的旨指所在。
我们举个例子,来理解《彖传》是怎么解释六十四卦的,一般从上下的卦的卦象,组成上下卦的爻象,同时也会结合卦爻辞,有时候也会指出每一卦中为主之爻,也就是卦主,最后用简约的文字来论断该卦的主旨。
《象传》也跟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叫做《大象传》和《小象传》。《大象传》是用来
阐释各卦的卦象,每一卦都有一则,共有六十四则。
《大象传》是这样解释的,先解释每卦上下卦象相重复的旨意,然后从重卦的卦象中推演出比较贴近人事的象征意义,文辞中多数用君子、大人、先王的言行道德作为比喻,每一则都可以成为很有警示意义的名言警句。
《小象传》是用来,阐释每一爻的爻象,共有三百八十四则,是这样解释的,根据每一爻的性质,所处位置的特点,来分析爻意吉凶利弊所在,比如说爻位当位不当位、正不正、顺不顺,以及上下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这一篇可能讲得很模糊,我们可以来下面留言一起探讨。
好的,接上面,我们讲了《彖传》和《象传》,现在来继续讲解十翼,也就是讲解《易传》。
在这之前,容我分享一下孔子写《易传》时候的心理活动,自从伏羲演化八卦,到周文王创制《易经》,不止孔子看到了,还有很多人看到了这些东西,很多人就开始写文章出书,论述伏羲和周文王创制的东西,也算是出了一大堆著作啊。
这样就结果就是,你讲一句他说一句,争得天翻地覆,说得振振有词,种类花样数不胜,《易》道因此乱作一团。
孔子对这种以迷惑世俗,混淆人们的视听,蒙蔽世人的耳目的行为,一贯是深恶痛绝。
所以他认为其他人就该闭嘴好好学习,找一个最能把握《易》道宗旨,最聪明的人来讲解(就是他老人家自己)。
于是他把那些纷纷扰扰的著作学说都废掉了,其他人没必要浪费口水了,都听他的,从今以后
天下关于《易》的说法才开始统一。这就是为什么周易以孔子为尊的由来。
回归正题
《文言传》里面的内容讲的是什么呢?这个不得了,《文言传》只有乾坤两卦才有的,分为两节。
分别解说乾 坤两卦的象征意旨,所以前面那一节又被称为《乾文言》,后面那一节被称为《坤文言》。
我解释一下“文言”这两个字的涵义,就是用语言来修饰乾坤两卦,为什么只有乾坤两卦才有呢?
因为很多人认为乾坤两卦的德性非常崇高伟大,必须要用特殊的语言来进行进一步的阐化,而且其他卦可以从这两个卦中得到相应的启示,就不再需要有这些文饰了。(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得问问孔老先生)这个《文言传》的语言是十分精彩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系辞传》故名思意,就是指在六十四卦的卦爻辞符号下撰系文字,是卦爻辞的一种也是卦爻辞的一种别称。
因为内容比较长给分为了上下两传,主要是用来申说六十四卦的经文要领,调贯卦爻辞的基本义理。
比如说,乾为天为父为阳,坤为地为母为阴,是早期《易》道涵义的通论。
《说卦传》是用来阐述周易取象的专篇文章,比如说每一卦的卦德。
乾为刚健,坤为柔顺,震为运动,巽为进入。
坎为沉陷,离为丽附,艮为止息,兑为喜悦。
《序卦传》主要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进行解说,就是用来说明乾卦为什么是第一卦
坤卦为什么是第二卦等等,反正把六十卦都分出了个先后顺序。
《杂卦传》说明了六十四卦卦名的含义和特点,把六十四卦的次序打乱掉,将意义相对或相关的两卦放在一起解释,在顺序上进行交杂。
好了,经过努力,我们大概把十翼的内容(也被称为《易传》),概述了解的差不多了
到了这一步,我们对古代哲学《易》道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下一篇我们来讲解更深入的内容。
关于“易经属于道家还是儒家?”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鸢尾花飞]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nlon.net/sn/129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鸢尾花飞”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易经属于道家还是儒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易经属于道家还是儒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易经既...
文章不错《易经属于道家还是儒家?》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