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买房谨防5大缩水陷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买房谨防5大缩水陷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如今,在买房置业中“缩水”现象屡见不鲜。房屋面积、层高、规划配套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缩水现象。产生这些缩水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购房者对于购房合同 了解得不够全面,稍不小心就会掉进开发商设置的陷阱中,有的“缩水”会让购房者在经济上蒙受损失,但目前一些购房者对这些“缩水”陷阱却浑然不知。
对此,记者走访了一些省会房地产行业相关律师和房地产专业人士,从消费者购房的实践和律师及房地产专业人士看来,购房缩水的现象不容小视。
面积缩水
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都要在合同中约定
事件点播:张先生预购了一套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建筑面积为102平方米,套内建筑面积为81平方米。还约定如果产权登记建筑面积与合同约定建筑面积发 生误差,比例绝对值低于3%时据实结算,超过3%时,买家可退房。交房后,张先生委托某房产测绘单位重新测量,发现总面积与约定一致,但套内建筑面积比合 同约定少了4%。张先生要求退房,但开发商认为不存在违约。
专家点评: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建筑面积与约定面积不符 时,合同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误差比例在3%以内的双方据实结算,若超过3%买房人可要求退房并主张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专家提醒说, 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约定细节。因此建议买受人在签合同时,要把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都作约定。
规划缩水
细化补充条款防止规划“变样”
事件点播:李先生被广告吸引,来到某楼盘售楼处。售楼**指着模型介绍了该楼盘的宏伟规划,还重点介绍了一期和二期之间的一处景观。签约时,尽管李先生 看到样本合同中“广告宣传内容仅供参考”字样,但看到附件中有一期和二期的规划图,也就没多问,他买下了一套一期的房子。入住后不久,随着二期建设的推 进,他和其他业主发现这处景观竟然变成了一幢楼房。于是,李先生与小区百余名业主共同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要求将其恢复原状,但既成事实的东西无法改动。
专家点评:部分开发商会把一期后面的规划描绘到楼书中,并就后期规划在合同中约定免责条款,或约定特别轻的违约责任,以获取较小的违约成本与小区规划变 更间的差额利益。 专家提醒说,把开发商的规划作为补充条款写入合同,建议买房人先查明开发商是否已取得了后面地块的开发权,再查明小区规划是否已经过规划部门的审批;也可 要求开发商把这个规划作为补充条款写入合同,并在合同补充条款中约定较高违约金。
配套缩水
配套相关细节要在合同中详细体现
事件点播:张女士看到某楼盘楼书的介绍:小区将设有1.5万平方米的高档会所,有室内游泳池等设施。张女士很喜欢,于是当场就买了房。不料会所建成后严重“缩水”,面积不足4000 平方米,游泳池规模也很小。
专家点评:会所不是房产开发的必备设施,购房者一般也不能据此主张解除合同。许多购房者在签合同时往往只关注房屋情况,忘了约定配套设施等相关条款,导 致纠纷不断。 专家提醒说,对配套设施的约定要明确详细的责任承担,建议业主在签预售合同时,把会所等相关的条款明确约定进合同,如会所的交付时间、所有权归属、服务功 能、服务对象等,同时明确责任承担。
层高缩水
要明确约定违约赔偿数额
事件点播:某楼盘多位业主一起与开发商签订了预售合同,合同约定房屋层高为2.9米。交房后,有业主发现房屋质量保证书中注明的层高有的为2.8米,有 的为2.9米。于是业主作了自测,结果发现高度为2.6米—2.62 米不等。当业主们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时,开发商却推说是销售公司在制作预售合同文本时的笔误。
专家点评:从法律上讲,合同首采文意 主意(以写入合同的文字为准),所以仅仅以笔误为由不能影响违约事实。商品房层高与合同约定不符属于违约行为,须承担违约责任。如果业主没有约定开发商赔 偿数额,法院只能从合理性角度出发,酌情确定赔偿数额,而这种赔偿数额一般低于业主的预期。专家提醒说,对待层高“缩水”要明确约定违约赔偿数额,建议买 房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和违约赔偿数额。
年限缩水
签约前弄清土地性质 分清土地和房屋的使用年限
事件点播:今年年初,李先生买下某烂尾楼续建工程楼盘,买之前他询问了该楼盘土地使用年限,售楼**说保证是70年。后来签预售合同时,他发现合同附件 《房屋土地状况》备注里写着土地使用期限为1993 年至2052 年,该房屋使用年限竟不到60年,李先生大呼上当。
专家点评:有许 多买房人不太清楚土地使用年限和房屋使用年限的具体区别。时下大多开发商是直接从政府部门受让或从其他开发商那里转让而拿到土地的。买房人买房后,对该房 屋所享有的使用年限应为:原土地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使用年限减去开发商已使用的年限。 专家提醒说,建议买房人在签约前,最好到相关部门就土地性质和房屋土地使用权的起始期限了解清楚。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4-09-0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四川女子掏空积蓄买到烂尾楼,如何才能避免买到烂尾楼?
近来,一线城市楼市火爆,不少楼盘出现“日光盘”、“抢房潮”,购房者在面对房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往往会考虑不周,面对多种多样的房屋种类,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掉进个别不良开发商设下的“陷阱”,下面就为大家揭秘开发商用于吸引买房人的七大常见假象,各位一定要擦亮双眼!
一、制造热销假象
在售楼处,开发商会制造房子热销的假象,比如找“房托”假扮购房者去楼盘排队购房,同时在售楼中心房源公示栏上面打出“售完”字样,抓住购房者急于买房的心理,让他们觉得房子太火已经断销,很多购房者在没考虑周全的情况下就急着交定金,签合同买房。
温馨提示:如今一线城市房价暴涨,很多购房者想抓紧时间出手买房,看到中意的楼盘项目人潮涌动,就认为房子太热销,必须赶紧买,这个时候购房者们一定要理智,不要为了买房而买房,一着急买到不适合自己的户型,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二、私自更改楼盘规划
有些开发商在项目建设中私自更改项目规划,原先承诺过的小区绿化、配套设施等都不见了踪影。
温馨提示:在售楼处的时候,一些销售人员会许下口头承诺,说周围会建公园等卖点吸引购房者,大家要知道,口头承诺变数难预料,一定要将承诺落实到合同中,并明确违约责任,一旦出现开发商私自更改规划的情况,可以有足够的证据维权。
三、低首付购房
有些开发商会打出低首付的营销点吸引购房者,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该你付的钱一分也不会少。
举个例子:北京一套200万的房子,按首套算,申请商业贷款,正常首付为30%,即60万。开发商说有优惠,首付你只要付40万就行,让后开发商借给你20万,这样60万首付就凑齐了,剩下140万就去银行申请贷款。开发商说是借款给你20万,其实是通过一些小贷公司为你申请20万的首付高价贷款,按一年期利率10%计算,年利息为2万元,连本带息22万元,需要在一年内还清, 假如银行申请的140万元贷款,期限30年,基准利率4.9%,按等额本息计算,用房贷计算器计算结果如下:银行贷款月供为7430.17元,一年需要偿还89162.04元,加上首付贷款的22万元本息,一年需要偿还30多万元!还贷压力被无形增加。
温馨提示:低首付购房只是开发商营销的噱头,各位购房者要注意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理性买房,不要因为低首付的优惠就贸然购房,最后发现自己没钱偿还,吃亏的还是自己。
四、买房送面积
在寸土寸金的楼市中,买房送面积看起来是最划算的一种优惠方式,然而也要小心其中陷阱。
温馨提示:有些赠送面积是以购买特定楼层为前提条件的,如露台,阁楼必须购买顶层才能获赠;想要地下室或者花园,就得买一楼的房子,购房者一定要搞清楚这样的户型是否适合自己。
五、房屋精装修材料以次充好
目前市面上精装修的新房越来越多,精装房省去了后期装修步骤,对那些时间有限或者风格要求不高的人来说是不二之选,售楼人员在推荐房子时也会以此为吸引点,但是开发商装修材料使用情况往往是不被写进合同的,如此一来很容易出现专修材料以次充好,浑水摸鱼的情况。
温馨提示:想要购买精装修的人尽量选择品牌较大、口碑好的开发商,或者多花点时间,找一家好一点的装修公司自己设计装修,成本说不定比精装修少很多呢。
六、样板间“被放大”
温馨提示:购房者在看房的时候可以实际测量一下房屋面积,或者在业主群里面咨询,已经买了同样户型的业主,看实际情况是否和样板间一致。
七、出售未取得预售认可的商品房
一些开发商回了资金回笼,将未取得预售认可的商品房进行出售,这样收取的定金和预付款属于非法集资。若遇到房价下跌,开发商很有可能卷款潜逃,所购房屋也将成为烂尾楼,即使正常交房也不能获得产权证。
温馨提示:购房者一定要选择大品牌开发商,同时看房时可要求对方出示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并到当地房屋登记部门进行核实,以免买到未经预售许可的房子。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3-0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买房掌握这9大妙招 认清开发商的套路!
常言道安居乐业,“安居”自然是要买房置业,那么怎样才能防止自己买到烂尾楼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尽量购买准现房/二手房,对于已经建好的房子来说,根本不会存在烂尾的风险性。但是购买二手房也要注意购买产证齐全的房产,尽量避免购买房屋存在产权纠纷的房子。存在产权纠纷的二手房,会在后期居住过程中产生很多麻烦。
第二,购买期房时,一定要看开发商是否具五证齐全,尤其是房屋预售证。如果在售房产没有预售证,那么说明开发商在该土地开发手续上存在较大问题,这样的房子存在产权、烂尾的风险性比较大。而且五证齐全的房产,对于后期业主办理房产证、不动产证都是有帮助的。咱们所说的五证是指: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证、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购买期房前,一定要对开发商的实力及开发项目有一定的了解。要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开发商,开发体量大,说明他们资金比较充足,轻易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中小房企则会出现因资金供应不充足,资金链断裂,出现房屋烂尾的情况。
第四,购房后,要积极创建购房群,推举相应的购房代表人,让代表人牵头,积极关注目前房屋的施工进度,一旦发现项目停滞不前的情况,要积极与开发商沟通,必要时也可向有关部门进行监督举报。
不论是投资还是置业,买房对于每位购房者来说,可谓是举全家之力,因此在挑选合适的房产时,一定要更加的细致小心,综合对该房屋进行考量,避免落入销售陷阱,只有这样才会降低购买到烂尾楼的几率。
相对于开发商来说,购房者往往属于弱势群体。由于很多购房者缺乏对房产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的了解,很容易被开发商所“忽悠”。更有甚者发生纠纷时,购房者不知如何处理,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那么想要明明白白买房,认清开发商的套路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
一、看五证 了解开发商实力
鉴别开发商的第一步骤就是看五证,这五证分别指房地产开发证、国有土地使用证、该工程开发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商品房销(预)售许可证。只有具备了这五证,开发商有开发土地和销售房子的权利。
其次想了解开发商的实力可以通过当地专业的网站关键字搜索、专业刊物进行了解,当然购房者可以通过开发商以往的业绩、市占率、工程进度等方面综合判断其实力。
二、核实房屋基本信息
光看开发商的资质还远远不够,很对开发商都是和不同的建筑商进行合作的。房屋信息也是购房者需要确认的重中之重,其中包括:房屋的产权年限、产权性质、是否在预售范围内等。
三、检查开发商使用的合同
签约是新房交易中容易发生纠纷的环节,为了避免开发商在合同上做手脚,建议购房者要求开发商使用正规格式的合同且切忌合同留白。除此之外,购房者应在签约的时候尽量携带懂得相关法律的朋友。
四、小心面积缩水陷阱
面积缩水在房产交易中十分常见,为了避免购房者利益受损,要注意到面积在合同中应该有明确的标注,不仅仅标注总建筑面积,还要详细到套内面积和公用分摊面积。
五、交房时间白纸黑字要落实
“烂尾楼”是购房者最怕发生的情况,一旦发生购房者面临着钱房两失的处境。为了防止开发商不按时交房,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具体的交房时间及违约责任。需要提醒购房者的是,交房可不只是房屋使用权的交接,更重要的是产权过户。
六、房屋质量问题要约定
房屋质量问题关系到购房者的日常居住,不能仅靠交房时做详尽的验收步骤,还应该将质保书作为合同的附件。
七、违约责任要详细
在合同中,违约责任是维护购房利益的重要条款,因此要详细合理,包括开发商不按时交房、房屋出现质量问题、房屋面积缩水以及约定好的其他协议都要写清楚。
八、补充协议要谨慎
购房者在检查购房合同时要小心开发商在补充协议中藏猫腻,比如有些开发商可能想要通过补充协议减轻卖方要承担的责任。
九、签约时明确物业管理事项
实际居住时遇到坑爹的物业是很让人头疼的,所以在合同中对于物业的相关事项一定要提前约定。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8-1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关于“买房谨防5大缩水陷阱”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梦在天边]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nlon.net/sn/1099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梦在天边”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买房谨防5大缩水陷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买房谨防5大缩水陷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文章不错《买房谨防5大缩水陷阱》内容很有帮助